军训如一把刻刀,将一个个“我”雕琢成了紧密相连的“我们”。 
晨光熹微,当第一缕阳光轻抚操场,我们这群“迷彩少年”早已整齐列队。军训进入第四天,身体的酸痛已成习惯,精神却在“天道酬勤,毅达天下”的校训激励下愈发昂扬——这份力量,既源于清晨的推普晨会,也来自对文化传承的深切体悟。 
柳校长在推普周晨会上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语言是桥梁,是新时代青年走向世界的通用语。我们既要在军训中锤炼体魄,也要在文化修养上精进不息。”教学楼下,“瀚墨润九月,素笺书芳华”书法比赛的作品静静陈列,展示汉字深蕴之美。我们蓦然懂得:正步踢得再整齐,若没有清晰的表达与流畅的沟通,这份“勤”就难以传递其真正价值。“天道酬勤”,不仅酬报训练场上的汗水,更馈赠文化与能力上的持续耕耘。 
休息时分,同学们用普通话分享家乡趣事。那些带着方言特色的幽默故事,在普通话的演绎中引来阵阵欢笑。更令人震撼的是《强军战歌》响起的那一刻——四百余名学子不约而同起身合唱,不见指挥却节奏如一,声音沙哑却铿锵激越。秋风中,数百个嗓音汇聚成团结的乐章,凝聚力在这一刻奔涌澎湃。 
当同一首歌回荡在整个操场,我们才真切体会到:用同一种语言分享故事、放声歌唱,心与心之间竟可以如此贴近。这也让我对“毅达天下”有了更深的理解:天下虽大,却因语言相通而消弭隔阂,因共同进步而更显温暖。这正是语言文字的力量,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“中华民族共同体”的厚重内涵。让普通话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让规范字书写每一段成长历程,让语言文字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纽带,让“中华民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的愿景,在我们的奋斗中渐成现实。 
军训固然艰苦,但日复一日的汗水正是青春华章最美的笔墨。烈日之下我们神采奕奕,秋风之中我们不再孤单。“勤”不是口号,是踏实行动;“毅”不是空谈,是信念指引。我们正坚定行走在“天道酬勤”的大道上。 
夕阳将身影拉得很长,校服上的汗渍早已干透,却在布料上留下斑斑印记,无声见证着我们四天来的蜕变。明天的军训仍将继续,欢声笑语不会中断,推普之路也在脚下延展。我们我们这些被汗水浸润的少年,终将怀抱“天道酬勤”的信念,迈着整齐步伐,走向新征程,奔赴远方! 供稿:高一五班蔡艺宁、庙欣怡 供图:高一各班主任 初审:韩琳 复审:腾兴龙 终审:李静
|